要闻头条
三河同飞:财务数据靓丽存疑 社保数据打架股权高度集中
12月9日,三河同飞制冷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三河同飞”)顺利上会通过。自11月13日首次提交上市申请以来,三河同飞的排队时间尚不足一个月,这在过往的企业IPO是绝少得见的。由此,业内对其保荐人——中天国富证券的保荐效率表示“叹为观止”。
若顺利上市,本次三河同飞拟在深市创业板发行1300万股股票,募集资金5.46亿元人民币,占总股本的25%。
工商资料显示,同飞制冷主要从事工业制冷设备的研发、生产和销售,目前产品主要配套于数控装备(包括数控机床、激光设备等)、电力电子装置、工业洗涤设备等。其能否顺利过会,还要看家庭企业经营风险,员工社保缴纳不规范,应收账款和存货占比高,流动性充足却逆向募资有为上市而上市之嫌等问题得以解决。
疑似财报造假
一边筹钱补充流动性,一边财报完美不差钱,这是具有浓厚家族企业三河同飞制冷展现给投资者一份靓丽的财务报表。
据《招股说明书》称,届时所有募集来的资金将有两大用途。其中,8000万元将用于三河同飞企业运营的流动资金补充,剩余的4.66亿元,将被应用到精密智能温度控制设备项目。
可是,《招股说明书》中提供的《资产负债表》《现金流量表》等财报显示的却是,2017年、2018年和2019年,三河同飞的银行存款期末余额分别为1564.67万元、9360.01万元和6969.82万元;2017年、2018年和2019年,分别实现净利润5447万元、7770万元和7405万元;在现金流入方面,2017年、2018年和2019年,三河同飞仅收回投资收到的资金就分别达到了1.9亿元、1.65亿元和1.01亿元;而在现金分红方面,三河同飞则更为敞亮,2017年、2018年和2019年,三河同飞的豪支出更是分别为1500万元、1950万元和1950万元。
2017-2019年现金分红分别为1500万、1950万、1950万; 2017-2019年年底银行存款分别为1564.67万、9360.01万、6969.82万;2017-2019年净利润5447万、7770万、7405万。
这么漂亮的财报,给人的直观感觉是,三河同飞并不差钱。
那么,为什么又亟待通过发行股票补充流动资金呢?
业内人士表示,考虑入数据的过度完美,以及数据梯队性和统一性的存在,财报造假恐怕是目前唯一可以解释的理由。否则就是信息披露方面存在骗局。
自从股市注册制的实施,市场对上市和IPO企业的信披要求已大幅提高,截至目前为止,今年已有46家A股上市公司遭到证监会立案调查,数额远超过去年全年。2015至2019年分别有4家、5家、7家、12家、33家。特别是进入8月份,已经有7家上市公司被立案调查, *ST中南、宁波韵升、锦龙股份、*ST长动、*ST胜利、*ST联络、*ST八菱,被立案调查主要是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信披从实,发现严惩,加以投资者集体诉讼是注册制的立足之本。
社保数据疑点多,工商资料与《招股说明书》打架
通过天眼查,查阅到三河同飞的社保缴纳资料,我们还发现:报告期内,2017年该公司参加养老的员工为400人,参加医疗的417人,参加生育保险的0人,参加失业保险的399人,参加工伤的为556人;2018年,该公司为479人缴纳了养老保险,为485人缴纳了医疗保险,生育无人缴纳,为482人缴纳了失业保险,为499人缴纳了工伤保险;2019年,在该公司缴纳养老保险的514人,医疗保险的518人,生育保险的518人,缴纳失业保险的516人,缴纳工伤保险的522人。
在工商资料备案统计中,2019年,三河同飞的报告显示,其为职工缴纳的生育保险突然从零到暴增518人,但是,在其报给证监会的《招股说明书》中,这个人数却被降成了2人。这多少让人百思不得其解。
尽管,其在《招股说明书》辩称,"根据地方政策,公司总部所在地三河市未单独启动生育保险(由医疗险覆盖)"。
业内人士不免质疑,通常一个公司的员工社保都是五险一金一体扣缴,然而,三河同飞却没有一组数据是平行统一的。“谁和谁都不对着,这就很难判定该企业的劳动力应用水平到底是什么情况,这真是障眼法啊”。
应收账款与存货高企
《招股说明书》中的《资产负债表》显示,三河同飞2017年、2018年和2019年的应收账款分别为0.63亿元、0.69亿元和1.09亿元;如果将各类应收汇总,这一数据会增加为1.11亿元、1.23亿元和1.75亿元。存货方面,应收存货分别为1.63亿元、1.71亿元和2.24亿元,均存在明显增长的情况,其总资产占比也不低,分别为61.5%、52.2%、56.5%。
不得不承认,在过去的2017年和2018年里,三河同飞的各项财报指标增长得几近完美。货币资金增加了7795万元,同比增长了498%,净利润增加了2323万元,同比增长42.6%。
但到了2019年,三河同飞的货币资金存量则直减2390万元,跌幅高达25.5%,流动负债猛增加至1400万元,净利润直减366万元,跌幅达4.7%。这样的情况,无异于告诉市场,三河同飞出现了现金回流减缓,创收疲乏的趋势。
查阅其毛利率可知,报告期内,同飞制冷主营业务毛利率分别为40.17%、38.66%和36.84%,显一路走低的趋势。那么,在未来的几年里,三河同飞能否继续保持发展势头,不由让投资者产生疑问。
家族企业公允性差
据《招股说明书》显示,三河同飞的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为张国山家族,即张国山、张浩雷、李丽和王淑芬。
其中,公司实际控制人张国山家族中,张国山和王淑芬系夫妻关系;张国山、王淑芬和张浩雷系父母子女关系;张浩雷和李丽系夫妻关系。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张国山家族直接持有公司股份比例合计为 96.92%;张浩雷为众和盈的执行事务合伙人,通过众和盈间接持有公司股份比例为 0.23%。公司实际控制人张国山、张浩雷、李丽和王淑芬直接和间接持有公司股份比例合计为 97.15%。
经计算,本次发行1300万股后,张国山家族的控制比例仍高达72.86%。业内人士指出,如果成功上市,届时大股东如果擅挪资金用途,其它股东基本不具备权益保护能力。
另外,在公司历次增资中存在实际控制人利用实物出资情况,存在瑕疵。
在《招股说明书》中,三河同飞的股权变动瑕疵显而易见。例如,2010年4月的这轮增资中,张国山此前出资132.3万拍卖取得"三国用 2005 第 076 号"的国有土地使用权及编号为"三河市房权证泃字第 012197 号"的房屋(厂房)进行增资,但是其使用权和所有权归属的是"同飞有限",估值662万;而且参与资产评估的三河诚成资产评估事务所和参与审计的三河诚成会计师事务所存在事实上的关联(资料来自天眼查)。直至2016年11月,才由股东会决议,以实股资金529.75万元的方式进行了弥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