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创板
益诺思2025半年报:新签订单额突破5.32亿元,海外市场成增长新引擎
在医药投融资放缓的逆势中,这家央企背景的CRO企业凭借国际化战略与产能扩张,走出了独特的增长曲线。
2025年8月28日,上海益诺思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码:688710)披露了其上半年财务报告。报告显示,尽管面临国内医药投融资放缓的市场环境,公司仍实现新签订单金额5.32亿元,同比增长7.39%,在手订单金额达11.12亿元,较2024年末增长14.29%。
作为国药集团旗下首家登陆科创板的CRO央企,益诺思在国内非临床安全性评价细分领域市场占有率排名前三,其半年报数据折射出中国医药研发外包行业的发展新动态。
订单增长与产能扩增并进
2025年上半年,中国医药行业面临投融资放缓和市场需求增长放缓的双重挑战。在这一背景下,益诺思交出了一份颇具韧性的成绩单。
公司营业收入为3.75亿元。值得关注的是,公司核心业务IND(新药临床试验申请)和NDA(新药上市申请)的新签项目个数合计同比增长6.86%,彰显了公司强大的市场拓展能力。
在业绩承压的背景下,益诺思反而加大研发投入力度。2025年上半年,公司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由上年的3.67%提升至5.94%,同比提升2.27个百分点。
报告期内,公司新授权发明专利1项,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拥有已授权的专利共计69项。
产能扩张是益诺思2025年上半年的另一大亮点。公司重点战略项目南通二期上半年顺利落地,总面积达2.4万平方米。
这一规模与先进的设施配置,规划建设了130间国际标准动物房,将显著提升益诺思在创新分子、先进疗法以及复杂制剂方面的能力。
从财务结构看,益诺思90%以上收入均来自I类创新药物非临床研究服务,这一定位使其与国内创新药研发企业形成深度绑定。随着2025年上半年中国医药企业license-out交易总金额达到600.03亿美元,已超过2024年全年的交易总金额,创新药出海热潮为CRO行业带来新机遇。
国际化与一站式服务协同发力
益诺思的半年报展现了其清晰的战略方向:通过国际化布局和一站式服务能力的构建,在竞争日益激烈的CRO行业中开辟增长路径。
海外市场成为益诺思2025年上半年最亮眼的增长点。公司国际业务新签订单同比大幅增长,表明其国际化战略已初见成效。这一成绩得益于公司多年来在国际资质上的积累——益诺思是国内最早同时具备NMPA的GLP认证、OECD的GLP认证、通过美国FDA的GLP检查的企业之一。
截至2025年6月30日,益诺思已协助完成200余个国际、国内首个创新药的研究服务,案例包括全球首个恶病质双抗疗法及GDF15/IL-6双抗产品、全球首款中美双临床帕金森病自体细胞药物等。这些成功案例为公司赢得了国际市场的认可和信任。
在服务模式上,益诺思正从传统的非临床安全性评价向“一站式服务”转型。公司向上游的早期成药性评价和下游的临床检测及转化研究领域拓展。2024年,其临床CRO业务实现营业收入4693.85万元,同比增长27.17%,展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
益诺思的营销策略也颇具特色。公司通过“制定精准作战地图,对重点客户的决策链条进行层层绑定与穿透”,夯实重点客户的合作粘性。同时,通过举办专业培训班和参与国际行业会议,展示公司团队的专业性和权威性,吸引目标客户。
面对行业未来,益诺思正在积极推进人工智能技术与数字化转型在组织运营、研发创新及管理体系中的系统性整合,积极探索研发基于深度学习的智能病理辅助诊断系统。这一布局有望进一步提升公司科研项目管理水平与资源利用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