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
2019年A股市场可谓否极泰来——主要股指探底回升,个股行情贯穿全年,这也令公私募基金迎来丰收之年。与此同时,基金业也发生了很多值得探讨的深刻变化。为此,本报推出基金业年终报道系列,以总结过去,展望未来。
今年以来,公募基金整体业绩表现不俗,新基金发行市场也十分火爆。数据显示,截至12月17日,今年以来共有954只新基金成立,创历史新高。整体来看,新基金的业绩表现一般,一定程度上受新基金在建仓期内普遍低仓位运作的影响,表现较好的新基金在仓位布局上更积极。
多家公私募基金认为,在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下,明年宏观经济基本面和流动性将为A股提供支撑,市场面临的不确定性因素减少。在高质量发展理念下,科技创新将是资本市场投资主线之一。
今年A股市场先扬后抑,虽然大消费和成长科技表现亮眼,但也有基金经理迫于考核压力被迫离职。截至12月12日,今年以来已有245名基金经理离职,较2018年上升了30%以上。业内人士指出,短期考核机制不利于基金经理能力发挥,公募应用机制创新留住人才,并用更包容的考核制度鼓励基金经理发挥个性。
“跟谁过不去也不要跟钱过不去”,但偏偏有这么28只基金拒钱于千里之外,11月以来相继发出限购令。这其中不乏年内业绩亮眼者。
12月9日晚间,华鑫股份公告,旗下全资子公司华鑫期货因涉嫌违反证券期货法律法规,被上海证监局给予警告,没收违法所得1008.91万元,并罚款1008.91万元;同时相关责任人被警告或罚款。
临近年底,公募基金中基金(FOF)掀起一轮发行小高潮,近一月推出的新产品有8只,今年成立的FOF产品达到57只。面市以来,FOF业绩表现不错,产品类型多样,资产配置理念成熟,吸引了一定的资金;目前81只FOF总规模超过360亿元。
进入12月份以来,公募市场上新基金发行仍保持着较快节奏。《证券日报》记者梳理发现,今年以来截至12月4日,新成立的开放式基金已经有905只,合计募集规模达到1.13万亿元。这也是近三年来,新基金发行规模首次突破万亿元,且这一规模还在不断刷新,目前仍有113只基金正在发行中。
12月4日,长江产权交易所公告显示,奇瑞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增资扩股项目顺利成交,青岛五道口新能源汽车产业基金企业(有限合伙)(下称“青岛五道口”)成为奇瑞控股、奇瑞汽车的新股东。
2019年,公募基金业绩亮眼,引领了市场的主流投资方向。接近年底收官,多重因素叠加下,基金“抱团股”出现松动。眼下,正是手握重金的公募机构布局明年之际。公募基金持有A股市值超2万亿元,2020年投资何处,无疑是市场关注的焦点。
受益于基础市场走好,今年主动权益基金前11月赚钱效应明显。海通证券数据显示,主动股票开放型、主动混合封闭型、主动混合开放型基金前11月的平均涨幅达到37.26%、27.15%、25.39%。主动股票开放型表现整体好于主流指数。目前表现最好的基金收益已达到96.68%,更有一批基金收益率超过60%。
公募基金再传喜报,行业最看重的非货币基金规模连续5个月创出历史新高,逼近6.8万亿大关。今日晚间,基金业协会发布10月底公募基金市场数据,总规模增至13.9万亿元,逼近14万亿大关。
今年以来,为加大力度推动市场化法治化债转股增量扩面提质,国家发改委联合多个部门多措并举推动金融资产投资公司发挥市场化债转股主力军作用,拓宽社会资本参与市场化债转股渠道,加快股份制商业银行定向降准资金使用,鼓励对优质企业开展市场化债转股,支持对民营企业实施市场化债转股。
在年末“赶档期”及“冲规模”的多重因素助推下,新基金发行迈向新高潮。数据显示,目前在售及待售新基金数量将近200只,达到历史峰值水平。
数据显示,11月19日,9只新基金宣告成立,合计募资规模达到290.03亿元。至此,今年新成立基金达到842只,合计募资规模达到10275.73亿元。股票型基金方面,年内新成立基金161只,募集资金1983.67亿元,占今年新基金发行规模的比重为19.3%,发行总规模和平均单只发行规模均创2016年以来新高。而混合型基金年内成立268只,募集资金2326.52亿元,占比22.64%。二者合计占比42%。
还有一个多月时间2019年即将结束,公募基金行业年底排名战暗流汹涌,但在打响业绩排名收官战的同时,基金经理中长期的布局思路和方向不变,有基金经理已经开始为明年做准备。展望明年,基金经理一方面捕捉可能出现底部反转的行业,比如新能源汽车、银行等;另一方面继续锚定科技、消费等确定性比较高的板块。
日前,第三方权威基金评价机构招商证券披露了最新一期公募基金评价结果,招商基金主动权益投资团队收获颇丰。榜单显示,招商医药健康产业股票、招商行业精选股票、招商先锋混合等3只主动权益基金获评“五星级基金”,招商优质成长混合、招商大盘蓝筹混合、招商体育文化休闲股票、招商中小盘精选混合、招商制造业转型灵活配置混合A等主动权益基金也收获了四星评级。
继允许专项债作资本金后,中国的资本金制度又迎来重大改革。11月13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完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资本金制度,做到有保有控、区别对待,促进有效投资和加强风险防范有机结合。
本周前两个交易日,股市在经过一场较大幅度调整之后企稳, 机构资金抓住下调机会,借道股票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ETF)逆市大举买入。数据显示,本周一,股市大跌,借道股票ETF净流入的资金达到28.65亿元,扭转了10月份以来股票ETF持续净流出的态势。其中,大盘宽基ETF和证券、5G等主题ETF成为资金流入的主要标的,白酒、消费、银行等行业ETF则出现了小幅净流出。
“双十一”当天,A股也“打折”,大消费板块跌幅明显,其中家用电器板块领跌。不过,今年以来多只大消费股涨幅较大,部分个股涨幅接近4倍。相应地,今年以来主动管理型消费主题基金表现十分亮眼,最高斩获75%的收益。基金人士认为,持有估值合理的优质个股,即可享受业绩驱动股价带来的投资回报。
今年A股市场震荡上行,偏股型基金赚钱效应凸显,这也激发了投资者的入市热情。继兴全合泰一日吸引了近500亿资金认购后,近期由明星基金经理挂帅的产品频现爆款,其中多只基金提前结束募集,部分产品募集规模超过30亿元。
这是一场基金销售模式的“革命”。上周五,公募基金投资顾问业务试点正式落地。嘉实、华夏、易方达、南方、中欧等五家基金公司完成备案,将正式开展投资顾问业务试点工作。
由于外资仍存在投资限制,目前大陆资本市场所处的阶段类似于中国台湾的90年代末和韩国的90年代中后期。参考他们的经验,未来无论是持股比例的逐步放松还是国际指数纳入因子的提升,都会进一步增加海外资金的流入。目前外资占比低,未来提升空间大。
双11”购物节已经进入倒计时,天猫、京东等“主力队员”已经提早准备,花式玩法满天飞。那么,证券投资如何蹭上“双11”热点呢?部分业内人士表示,在“双11”前购买消费主题基金或许是不错的办法。
首批基金中基金(FOF)三季报昨日出炉,绩优基金经理的产品受青睐。从业绩表现来看,三季度科技板块的表现为不少FOF产品贡献了超额收益,部分FOF产品通过科创板打新基金实现了业绩增厚。不少基金经理表示,看好科技类基金、成长型基金的投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