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
整体来看,各大顶级机构的调仓各有特色,例如,桥水三季度建仓了算力龙头英伟达,但索罗斯却在报告期内将其做了清仓处理;贝莱德大幅减持苹果,但与索罗斯一样都“押注”了全球的减肥药(诺和诺德和礼来)需求;高瓴方面,虽然仍非常注重对知名中概股的投资,但报告期内仍对阿里巴巴、拼多多和贝壳等重仓股进行了不同程度的减持。
日前召开的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要着力推进金融高水平开放,确保国家金融和经济安全。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稳步扩大金融领域制度型开放,提升跨境投融资便利化,吸引更多外资金融机构和长期资本来华展业兴业。
近10日(11月2日至11月15日),海外机构对156家上市公司进行调研,其中,最受关注,被58家海外机构密集调研。其次是,参与调研的海外机构共有52家。
身穿印有“京东采销”字样的红色马甲,京东零售首席执行官辛利军上台直接“贴脸开大”。“听说有一个头部主播喊出了‘全网最低价’,京东是全国最大的零售商,凭什么在京东面前说(自己的价格)全网最低?”一改往日风格,辛利军语气平缓,却抑扬顿挫地说着最严厉的话。
近日有市场消息称,高瓴旗下专注二级市场投资的HHLR(机构名称)通过转融通等操作减持上市公司股份,将持股占比从5.85%降至4.98%,从此不再是5%以上股东。当持股低于5%分界线后,高瓴后续操作便无需进行信披。
面对持续震荡的二级市场,基金的分红热情仍在持续。Wind数据显示,截至记者发稿,今年以来已有2400多只基金产品实施分红,分红金额近1600亿元。不论是从投资类型来看、还是从分红金额来看,债券型基金均为“主力军”。当然,也有部分权益类基金脱颖而出,不仅分红金额较高,且业绩表现亮眼。在分析人士看来,持续稳定的分红具有积极意义,一方面可以增强投资者的持有信心,另一方面可以降低管理规模和持仓风险,实现“双赢”结果。
11月2日,传媒、游戏等AI产业链下游赛道强势走高,这让包括吕强、方士雄、王孝安等三季度重仓布局的“牛散”赚得盆满钵满。随着A股上市公司三季报披露收官,葛卫东、陈发树、章建平等十位“牛散”持仓曝光,各有所“长”。
11月1日,泸州老窖怀旧酒类营销有限公司发布《关于调整60版特曲价格的通知》显示,即日起,52度、43度、38度泸州老窖60版特曲(500ml*6)经销商结算价分别提升至478元/瓶、438元/瓶和428元/瓶。对此,泸州老窖内部知情人士表示,公司提价策略早已制定,和媒体猜测的跟风茅台涨价无关。
在A股公司集中回购股份之后,多家头部公募机构近期也连续接力自购,向市场传递信心。继易方达基金、招商基金和华夏基金宣布自购后,广发基金于11月1日也宣布了自购,将于近期运用固有资金2亿元投资旗下权益类公募基金。
10月,A股市场迎来2023年最严峻的考验,沪指一度跌破3000点整数关,最低跌至2923.51点,随后多方发起反攻,并在月末迎来一波“五连涨”行情,沪指最终重新收复3000点整数关。
随着公募基金三季报披露收官,基金重仓股也随之浮出水面。证券时报·数据宝统计,三季度末共有2929只股票现身公募基金前十大重仓股名单。
四大行业基金
四大行业基金
基础设施公募REITs三季报披露完毕,底层资产实际情况浮出水面。三季报显示,随着国内经济持续企稳,公募REITs业绩稳步增长,27只产品在三季度实现盈利。机构人士表示,二级市场震荡不改REITs长期投资价值,建议投资者积极关注底层资产经营稳健标的,同时兼顾一级市场的布局机会。
截至10月23日,已有超500家A股上市公司披露2023年三季报。在已披露三季报的公司中,中国移动、中兴通讯等是社保基金持股市值较大的公司,万华化学、海大集团等是QFII持股市值较大的公司。
截至10月23日,有40余只非货币基金公布了三季报,其中权益类基金有19只,除了此前报道的国投瑞银基金旗下产品,还有中庚基金、东海基金、东吴基金、东证融汇证券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旗下的全部或部分权益类基金。
上周五,证监会就修订上市公司现金分红规则征求意见,鼓励公司在章程中制定明确的分红政策,稳定投资者分红预期,对不分红、财务投资规模较大但分红比例不高的公司,通过强化披露要求督促分红;便利公司中期分红实施程序,鼓励公司增加现金分红频次;加强对异常高比例分红企业的约束,引导合理分红。
10月20日消息,社保基金最新出现在6只科创板股前十大流通股东名单中,合计持股量2042.50万股,期末持股市值合计25.33亿元。持股变动显示,新进1只,增持1只,减持2只,2只股持股保持不变。
由于权益资产行情一波三折,曾为创新型固收类产品的同业存单基金,再次迎来市场关注,包括目前在售或即将发售的3只产品在内,全市场同业存单基金数量达到68只。根据Wind数据,在上证指数年内录得负收益情况下,截至10月18日同业存单AAA指数累计上涨近2%,同业存单基金年内最高收益达到2.2%。
10月17日,交银施罗德基金公告,基于对中国资本市场长期稳定发展和公司主动投资管理能力的信心,拟在募集期内以固有资金2亿元认购正在发行的浮动费率基金——交银瑞元三年定期开放混合,与资本市场共同成长,与投资者相伴同行。
由于本月有5000亿元MLF到期,因此央行在10月的MLF操作实现净投放2890亿元。《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央行已连续11月加量续作MLF,且近几月净投放规模也出现扩量迹象。
今年四季度首周交易,汇金增持“四大行”,进一步呵护市场,每经品牌100指数连涨4个交易日后,因上周五港股低迷,导致涨幅收窄,上周全周涨0.49%,而A股三大指数沪指、深成指以及创业板指数则继续震荡回落。
上周末,A股又迎利好。据证监会官网消息,为进一步加强融券业务逆周期调节,证监会经充分论证评估,根据当前市场情况,对融券及战略投资者出借配售股份的制度进行针对性调整优化,在保持制度相对稳定的前提下,阶段性收紧融券和战略投资者配售股份出借。
近期,多家公募基金公司开始陆续发布四季度策略报告。公募普遍认为,当前市场已处于底部区域,投资性价比相对较高,可适当乐观布局。在四季度投资中,多家公募建议采取更加“攻守兼备”和“均衡配置”的投资策略。行业配置上,顺周期和成长板块受到较多关注。另外,当前港股投资的高性价比也获得多家公募的认可。
光大证券研究所认为,由于旅游消费持续恢复,但免税消费意愿仍待提振,导致中国中免表现承压。文化和旅游部数据显示,2023年“五一”假期,全国人均旅游消费恢复至2019年的84.5%,但同年中秋国庆假期期间,全国人均旅游消费恢复至2019年的97.5%,说明居民旅游消费意愿正逐步爬坡修复。但相对而言,免税消费,尤其是离岛免税的消费意愿仍相对较弱。
第一,浮动费率基金传来新消息。按照公告信息,10月12日,交银瑞元三年定开基金将开始发售。这是公募基金费率改革后的首只浮动费率基金,后续该类基金将陆续发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