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股
西凤酒IPO上会前夜紧急撤单取消审核 四大名酒三缺一
原定于今日(11月20日)与青岛农商行一起上会的西凤酒,临时向证监会申请撤回申报材料,证监会决定取消对西凤酒的IPO审核,再次与上市失之交臂。
西凤酒IPO上会前夜临时“撤考”,意味着资本市场四大名酒“三缺一”状态将持续。
值得注意的是,近日,上海国际酒业交易中心的一则公告,令西凤酒身陷塑化剂风波。
IPO上会差临门一脚
证监会网站11月19日披露,鉴于陕西西凤酒股份有限公司(简称“西凤酒”)已向证监会申请撤回申报材料,决定取消第十七届发审委2018年第175次发审委会议对该公司发行申报文件的审核。
据悉,西凤酒此前多次谋求IPO,2016年4月就曾提交IPO申请后,后续主动撤销了招股书。
今年5月2日,证监会披露了西凤酒在4月23日报送的招股书,拟公开发行不超过10000万股A股,募集资金扣除发行费用后,主要用于优质凤型酒酿造及制曲技改项目、凤香型特色酒海陈化储存项目等。
今年11月16日,西凤酒上市迎来曙光,证监会披露,发审委定于11月20日审核青岛农商行、西凤酒和江苏立华牧业股份有限公司的首发上会事项。
然而,在上会前夜,西凤酒却最终选择了撤回申报材料,不进行上会审核。
西凤酒招股书介绍,西凤酒是中国凤香型白酒的典型代表,1952年首届全国评酒会,与茅台、泸州老窖(72.320, 1.82, 2.58%)、汾酒一起荣获首届国家级名酒称号,称“四大名酒”。
不过,茅台、泸州老窖和汾酒早已登陆资本市场,而西凤酒在上市路上却一路波折,导致四大名酒“三缺一”成为长久以来的格局。
同时,茅台、汾酒和泸州老窖借力资本市场实现快速发展和规模扩张,而西凤酒营收利润远远处于垫底地位。
业绩显示,从2015年到2017年营收分别为28.03亿元、28.67亿元和31.7亿元,净利润分别为2.63亿元、3.5亿元和4.48亿元,均处于稳步增长状态。
券商中国记者注意到,以2017年业绩基数算,西凤酒与上市公司口子窖(59.450, 0.88, 1.50%)、迎驾贡酒(16.740, 0.51, 3.14%)营收规模相当,但净利润却远低于口子窖和迎驾贡酒,早已不是贵州茅台(890.000, -16.00, -1.77%)、五粮液(95.960, 3.84, 4.17%)、泸州老窖等第一梯队的白酒了。
身陷塑化剂风波
塑化剂对于白酒行业及消费者来说并不陌生,2012年,由酒鬼酒(21.990, 0.10, 0.46%)曝出的塑化剂事件,引发整个白酒板块的持续大跌。
对于西凤酒,塑化剂无异于市前的梦魇。11月2日,上海国际酒业交易中心公告,暂停西凤·国典凤香50年年份酒2012[珍藏版]暂停交易和提货,并启动召回的公告,而引发的原因正是客户反映,西凤酒“凤香50年2012”酒品中疑似“邻苯二甲酸二丁酯”(塑化剂的一种)成分有超标嫌疑。
11月7日,上海国际酒业交易中心披露的一则检测报告显示,“西凤·国典凤香50年年份酒2012[珍藏版]”的两项塑化相关化学添加剂的含量均接近限定标准的三倍。
上海国际酒业交易中心表示,本着为客户负责的态度,将持续与酒品发行人及酒品生产厂家进行沟通,为受损客户争取相应赔偿。
券商中国记者注意到,或许正是出于西凤酒的赫赫声名,众多机构投资者入如光大金控、中融人寿等对西凤酒趋之若鹜,纷纷入股。
招股书显示,西凤酒的股权较为分散,似乎各方机构都跑来分一杯羹的节奏,其中实际控制人为宝鸡市国资委,通过西凤集团持有西凤酒44.03%股份,前五大股东除了西凤集团,还包括盈信集团、海兆投资和富海天航投资,持股分别为15%、8.86%、3.75%和3%。
文章来源:券商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