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
浙商银行回应不良上升:不良贷款基数小 较易受个别企业影响
“到2020年年末,行内不良贷款、不良率、拨备覆盖率等各项指标都满足监管要求,位列同业中等或中等偏上水平。”3月31日,浙商银行副行长兼董秘刘龙在该行2020年度业绩说明会上对该行的不良贷款表现做出整体概括。
根据浙商银行日前发布的业绩报告,去年全年,该行不良贷款出现双升。截至2020年末,不良贷款率为1.42%,较上年末上升0.05个百分点;不良贷款余额为170.45亿元,比上年末增加28.98亿元;拨备覆盖率为191.01%,较上年末下降29.79个百分点;贷款拨备率为2.72%,比上年末下降0.31个百分点。
刘龙称,去年以来,浙商银行本着应核尽核、应处尽处的不良资产处置原则,加大了拨备计提,计提拨备额度达201.66亿元,同比增长6.69%;并在此基础上,加大了不良资产的核销与转出,核销与转出规模为184.45亿元,核销率从2019年的43%提升到2020年的65%。在加大处置力度的前提下,银行资产质量保持稳定。
其中,行内同期逾期贷款占贷款的比重为1.81%,特别是逾期1天至90天的贷款比重较2019年末下降0.36个百分点,新增逾期不良贷款减少,逾期偏离度收窄。
“整体来看,我行的不良贷款情况有自身的特点。”刘龙表示,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是,不良贷款基数较小,因此较容易受到个别企业的影响,尽管全年度来看,不良率有所上升,但月度、季度之间的不良表现有所不同。
另一方面,浙商银行不良贷款绝对数较小,相对核销数较小,核销率较低。去年该行加大了核销力度,统计发现,2019年上市股份制银行平均核销率为95%,浙商银行只有43%,而2020年提高到了65%。刘龙说,“在不良核销方面,考虑到原来基数小,对于部分不良处置来说,需要花时间达到核销条件,因此核销率相比同业均值较弱。”
最后一个特点体现在浙商银行业务和客户结构上。刘龙介绍称,整体而言,行内民营企业和实体经济融资占比较高,自疫情以来,民营企业和实体经济可能面临经营压力和风险压力,对此,该行提前做了预判和安排,加大了处置力度。
“但我们也在思考,是不是服务实体经济和民营企业,就意味着银行不良率相对比较高?”刘龙直言,浙商银行希望能在服务民营企业和实体经济中找出一条新的路子,来解决这一问题,即控制民营企业和实体经济的风险。
至于具体做法,浙商银行已做出积极尝试。比如,通过产业链、供应链,介入企业经营场景,打造金融服务生态圈,进行平台化业务的扩展。近年来,该行重点开拓的平台化业务不良率较低,新增业务资产质量优良。数据显示,从2018年5月至今,平台化服务业务融资总额已超过8000亿元,但不良率仅0.15%。
还需注意的是,在总体不良上升的同时,2020年浙商银行净利润同步出现下滑。年报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年末,浙商银行实现营业收入477.03亿元,比上年增长2.89%;归属于该行股东的净利润123.09亿元,比上年下降4.76%。盈利下降的背后,是该行净息差、净利差等指标的下滑。
2020年净息差为2.19%,较上年下降0.2个百分点,净利差为1.99%,同比下降0.14个百分点。另从营收结构看,浙商银行2020年利息净收入370.95亿元,比上年增加24.33亿元,增长7.02%;非利息净收入106.08亿元,比上年减少10.94亿元,下降9.35%。
此外,在资本充足情况上,浙商银行也面临着较大压力。截至2020年年末,该行资本充足率为12.93%,一级资本充足率为9.88%,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为8.75%,分别较上年减少1.31个、1.06个、0.89个百分点。
(文章来源:第一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