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股
德勤中国:今年中国内地与香港IPO市场迈向高峰 明年有望延续
今(16)日,德勤中国全国上市业务组发布2020年和2021年中国内地和香港IPO市场分析与预测。德勤称,在新经济新股上市以及各种改革的推动下,尤其是科创板稳健发展、将第二上市和同股不同权公司纳入恒生指数、创业板注册制试点等利好的影响下,中国内地和香港新股市场今年迈向高峰。预计明年监管改革的利好将扩大,来自新经济行业的新股将继续登陆两地市场。
德勤中国供图。
据德勤统计,按照2020年12月31日新股融资所得的金额计算,纳斯达克将成为2020年领先全球新股市场的交易所,香港交易所将取得第二位,上海证券交易所紧随其后,深圳证券交易所将取得第五位。
内地IPO市场创新高 388只新股融资4645亿元
德勤中国供图。
德勤预计,到年底中国内地大约共有388只新股,融资4,645亿元人民币,同比分别增加93%和87%。其中,上交所以228只新股融资3,382亿元人民币领先,深交所大约160只新股,融资1,263亿元人民币。
德勤中国全国A股市场华西区主管合伙人刘洋表示:“市场流动资金与投资情绪渐趋成熟,使得A股IPO数量和金额在今年创下新高。近几年,内地市场经历密集与严谨的改革。其中,开设上交所科创板,以及将新股注册制度从科创板扩展至创业板最为显著,这两个板块今年的增长也最为迅猛。”
研究还指出,2021年,内地新股市场将进一步扩容,虽然大部分发行人仍以中小规模为主,但预计每个市场都将迎来更多新股发行,募集更多资金。其中,上交所科创板预计约150-180只新股,融资约2,500至3,000亿元人民币,140至170家企业会于创业板上市,融资约1,400亿至1,700亿元人民币,主板和中小企业板约有120-150只新股,融资约1,300至1,700亿元人民币。
最后,刘洋总结道:“随着新股注册制在科创板及创业板试点推行,有关机制或将扩展至主板及中小企业板,而更多红筹企业回归上市,并且将建议中的退市机制付诸推行。最重要的是,中国内地确实正在建立一个多层次的资本市场,能够支持不同类型、规模和行业的企业成长和发展。”
香港新股融资额同比增26% 绝大部分来自内地企业
德勤预计,截至2020年12月31日,香港市场预计有145只新股上市,融资大约3,973亿港元,相比2019年,新股数量下跌12%,融资额增加26%。其中绝大部分融资额来自内地企业,包括16只新股,每只融资最少78亿港元。
德勤中国全国上巿业务组华西区主管合伙人彭金勇表示:“香港市场的表现胜于其他证券交易所,并且突破2019年的融资金额。这都得益于2018年实施的上市制度改革。”
“这些趋势将于2021年持续。”彭金勇表示,首先新股注册制将促进更多新股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和创业板上市,并有可能延伸至主板和中小企业板推行。其次,市场对美国监管所产生的情绪,将促使更多中概股寻求回到香港上市。
2021年,德勤全国上市业务组预计,香港将有超过10只新股来自第二上市项目,融资最少1,000亿港元。这些项目包括知名的科技和新经济企业,部分企业拥有法团身份不同投票权受益人的架构。此外,另有4至5个来自新经济公司的巨额新股上市项目预计会完成,每只新股最少融资100亿港元。预计香港市场2021年约有120至130只新股上市,融资逾4,000亿港元。
(文章来源:华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