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头条
圣泉集团携“三类股东”、下滑业绩21家亏损子公司等痼疾第五次冲击IPO
这已经是圣泉集团第五次冲击IPO了,保荐的券商换了一家又一家,不知道哪家可以助其顺利通关。
20多年来,对IPO心存执念的圣泉集团几乎一直奔波在这条路上,并且不甘于新三板的平台。但三类股东、业绩下滑、股份代持、产权瑕疵等等顽疾的存在,依旧是圣泉集团的上市阻碍。
5次IPO 频频更换保荐商
公开资料显示,圣泉集团2000年就曾经向A股冲刺,辅导券商是华夏证券。当时,证监会已对其上市材料进行了复审,但因实行的是券商通道制,券商从经济利益出发,放弃推荐同样占用通道但募集资金少的小型企业,致使圣泉集团IPO无功而返。
2007年,圣泉集团再次启动上市,推荐券商改为齐鲁证券。但2009年1月19日,圣泉集团官网披露,证监会同意齐鲁证券提出的关于撤回山东圣泉化工股份有限公司IPO 发行保荐的申请。圣泉集团彼时表示,“此次撤回发行后,圣泉化工及圣泉集团没有继续申报上市及整体上市的计划。”
之后几年,圣泉集团再无上市信息传出。但2013年环保部的一纸核查情况函又让该公司的上市信息出现在公众面前。
2013年8月31日,环保部在给证监会《关于济南圣泉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上市环保核查情况的函》时表示,经山东省、吉林省、辽宁省和内蒙古自治区环境保护厅对济南圣泉相应的10家生产企业初审,以及环保部组织的核查与社会公示,济南圣泉目前基本符合上市环保核查有关要求。
但令人意外的是,2014年7月28日,圣泉集团掌门人唐一林把圣泉集团送上新三板。当年,圣泉集团主营业务收入和净利润分别达到35.96亿元和2.62亿元。据此前媒体报道,当年圣泉集团两项指标均处在挂牌之时867家新三板企业首位,是新三板当时营收规模最大、盈利能力最强的企业。
不过圣泉集团在新三板呆得可能就一直不大舒服。
2017年11月9日,国泰君安山东证监局递交关于对圣泉集团首次公开发行股票辅导备案的申请报告,第四次冲击IPO。但2019年6月27日,双方解除首次公发行股票的辅导协议。蹊跷的是,同日圣泉集团就宣布将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开始接受长城证券辅导。
与此同时,圣泉集团在登陆新三板之时股东数便已高达3563户,而在其更换成做市转让方式后,二级市场交易更为活跃,股东人数早已突破4000人。基金子公司资产管理计划、证券公司资产管理计划、契约型私募基金,“三类股东”的存在,更为圣泉集团增添了不确定性。
上市前业绩走出负增长曲线
上市前的报告期,圣泉集团的业绩却不太好看。
招股说明书显示,2019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8.82亿元,同比下降了4.96%;2019年,公司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71亿元,同比下降了9.93%。对此,圣泉集团的解释是,产品售价根据原材料价格的下降而进行了一定幅度的下调,售价下调幅度超过销售数量增长的影响。
合成树脂及复合材料为济南圣泉收入的主要来源。2017至2019年度,相关产品收入占公司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分别为89.84%、91.22%和91.57%,其中龙头产品酚醛树脂和呋喃树脂收入合计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分别为65.85%、66.35%和64.03%。
但进一步分析发现,圣泉集团2019年呋喃树脂产品收入较2018年度减少2.73亿元,降幅22.12%。具体来看,圣泉集团呋喃树脂产品单价较上年下降了3430.82元/吨,导致收入减少3.03亿元。圣泉集团酚醛树脂产品、冷芯盒树脂产品、环氧树脂产品的单价均有所下降,报告期内的降幅分别达到12.28%、14.32%、5.24%,酚醛树脂的单价下滑也直接导致相关收入同比减少5325.00万元。
销售费用和管理费用却不断走高。
招股说明书显示,2019年圣泉集团的销售费用为4.59亿元,较2018年度增长14.87%。该公司的解释是随着销量增加,公司运输装卸费、职工薪酬等进一步上升所致。而对于2019年的管理费用达到2.41亿元,较2018年度增长2625.12万元,增幅12.23%,圣泉集团表示主要是随着业务规模扩大和管理需求提高,职工薪酬、业务招待费、服务咨询费等支出随之增长所致。
更难堪的是,公司目前有各级控股子公司45家,2019年有21家单位处于亏损状态。
房产产权存权属瑕疵
圣泉集团历史上存在超比例、超范围配售以及股份代持等情形。招股说明书显示,2015年以来,圣泉集团经历多次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和定向增发。
此前发审委在反馈意见中也曾要求圣泉集团说明设立时股东对股权结构设置是否存在异议;历史上设立、增资及历次股权变动等事项是否履行必要的审批、核准或备案程序,是否经过股东大会和有关部门的批准,是否存在法律瑕疵,是否存在法律纠纷等等。
另据招股说明书披露,圣泉集团部分房产未取得房地产权证书,还有部分房产和土地使用权用于抵押。截至2019年12月31日,公司还有包括集团仓库、多功能精细化学品装置车间、员工及研发公寓等多处尚未办妥产权证书的固定资产。
发审委也要求其说明发行人及其下属企业生产经营用房及相关土地使用权是否均已办理权属登记,是否合法、有效,实际用途与证载用途或规划用途是否相符,是否存在违法违规情形等等。
尽管这些问题尚未解决,但招股说明书显示,针对公司使用的上述土地没有取得所有权证书的情形,公司实际控制人唐一林、唐地源已出具承诺,如因该处房产被有关主管部门处罚或被强制拆除而给公司造成损失的,公司实际控制人将对有关罚款和引起的损失对公司进行全额补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