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头条
福莱新材财务报告及管理异常混乱,税收、社保挖坑不断原材料难为继
福莱新材成立于2009年6月,是一家专业从事功能性涂布复合材料产品研发、生产、销售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公司主要生产广告喷墨打印材料、标签标识印刷材料、电子级功能材料等产品,旗下拥有福莱森特、美神、欧丽数码等著名品牌。
2021年1月22日,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发行监管部发布公告称,第十八届发行审核委员会定于2021年1月28日召开2021年第14次发行审核委员会工作会议。
届时,会议将审议包括浙江福莱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下称“福莱新材”)等四家发行人的首发申请。
福莱新材成立于2009年6月,是一家专业从事功能性涂布复合材料产品研发、生产、销售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公司主要生产广告喷墨打印材料、标签标识印刷材料、电子级功能材料等产品,旗下拥有福莱森特、美神、欧丽数码等著名品牌。
《招股说明书》显示,若本次IPO成功,福莱新材拟发行数量3000万股,拟募集资金6.94亿元,其中6.14亿元将用于功能性涂布复合材料生产基地及研发中心总部综合大楼建设项目,0.8亿元将用于补充流动资金。
绝对控股力是投资者头上一把刀
《招股说明书》显示,董事长夏厚君除直接持有发行人74.70%的股份之外,还通过持有福莱新材第二大股东、直接占股比例达到10%的进取投资公司60.625%的权益,导致实际控股比例高达80%以上,从而成为具有绝对表决权力的实际控股人。
众所周知,绝对的表决权背后,往往是“一言堂”之弊端的高发风险。
尽管,福莱新材在《招股说明书》171页中申明:公司的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均以合法程序选举或聘任,不存在股东超越公司。
并称,董事会和股东大会作出人事任免决定的情况。公司总经理、副总经理、财务负责人和董事会秘书等高级管理人员未在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控制的其他企业中担任除董事、监事以外的其它职务,也未在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控制的其他企业领薪;公司的财务人员均未在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控制的其他企业中兼职或领薪。
但是,实际控制人以80%持股所拥有的话语权,甚至可能代替董事会。
从《招股说明书》是亦不难看出,这位夏董事长的一贯作风也颇任性。曾一口气注销关停掉多达23家关联企业,其魅力固然可嘉,但其背后的狠绝与社会责任感的欠缺也彰显无疑。
难怪,连证监会发审委也忍不住问询,并指名要求保荐人和事务所回答:上述企业的历史沿革、资产、人员、业务和技术等方是否对访公司未来造成影响?
实际上,据知情人士透露,相关部门是在调查中发现了报告期内,确有部分发行人员工未缴纳社会保险和住房公积金。才会有此发问的。但是,福莱新材死不承认,它在《招股说明书》中声称,该公司发行人社会保险“已实现全覆盖”。
不过,只要做过《招股说明书》中的各路财报就没有本事完全隐瞒谎言的痕迹。
据该公司的《资产负债表》显示,2017年至2019年间,每报告期末之月,该公司结转出的当月应付职工薪酬分别为1,868.64,2,041.47,2,370.40万元,2020年6月底结转的当月应付工职工薪酬则为1,732.93万元。虽然,2020年6月的工资总额略低于前三年度,但在疫情当下,这种变化并没有超离可理喻预期。
而福莱新材的《现金流量表》却显示,2017年至2019年间,该公司实际支付给职工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分别为8,847.62,10,686.74,11,569.48万元。则月均支出为737.30,890.56,964.12万元。2020年1至6月支付给职工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为6,583.83万元。则月均为1097.31万元。
为何支付薪酬较高月支出的现金流出量反而比支出薪资较少的月份多?会计专业人士一致认为,很可能是前后个税、保险和住房公积金计算差异的调整导致。
难怪,证监会发审委并不急反驳福莱新材,却机智提出三点疑问:发行人社会保险和住房公积金是否存在应缴未缴的情形,如存在请披露具体情况、形成原因,如足额缴纳对经营业绩的影响,并揭示相关风险、披露应对方案;的认定依据,披露是否准确;是否存在因违反社会保险、住房公积金相关法律法规而受到处罚的情形,是否构成重大违法行为;报告期内劳务派遣用工是否符合劳动法、劳务派遣暂行规定等法律法规,是否存在重大违法行为。请保荐机构、发行人律师核查并发表明确意见。证监会要求该公司自己拿出证据来驳回市场的顾虑。
研发能力不足,后继生产或难续
据同行业调查显示,国内基材行业整体研发投入均不足,高端的原材料包括PP合成纸、PET膜、PVC等仍依赖于海外供应。
从《招股说明书》中不难看出,福莱新材的产品所需主要原材料为PP合成纸、PET膜、PVC等,合计采购额占当期采购总额的比例均超过70%。尽管该公司一味在《招股说明书》中“业务与技术”章节大谈特谈“公司产品主要进口国的进口政策、贸易摩擦情况及其影响”,部分详细披露公司产品的主要进口国、各进口国针对功能性涂布复合材料的进口政策及相关监管政策、各进口国国内市场供需情况、各进口国与我国在发行人产品所属领域是否存在贸易摩擦,以及对发行人产品销售的影响。但迄今为止,福莱新材从未明确说明过自己的主要原材料是否属于高端原材料,高端原材料与中低端原材料所生产的产品在产品形态、规格、应用领域、价格、成本等方面的主要区别,也从未说明自己与境外厂商、境内原材料供应商所供应原材料的采购比例,更从未提及自己的研发团队与研发机构的产品与成绩。
市场担心,如果没有国内的自主供货渠道,福莱新材高度依赖海外供应的话,结合国际贸易政策变化、境外市场供需情况变化,福莱新材是有主动披露采购风险的责任的
难怪,证监会会越过发行人,直接找保荐机构及发行人律师核查并发表意见。足见事情的严重性。
财务管理问题多,或涉偷漏税
只要关注,不难发现,在整个IPO过程中,福莱新材提交的所有财务报表、原始财务报表和纳税报表之间的差异调整总显示不正常。不得不被要求按照具体事项、内容和理由予以逐项说明,说明相关项目截止性或重分类调整、差错更正的原因、依据及其合规性,当然,对于一家民营企业而言,先期财务制度不健全管理混乱再所难免。
但是,由于涉税业务大多已纳入刑罚范畴,因此认真的内查内控,查缺被漏就成了一个企业,尤其是一家上市公司求生存,继而求发展的不可绕行之路。
显然,福莱新材在这方面的管理不止差,天分和理解力也显得差强人意。
据《招股说明书》中的《资产负债表》显示,2017年至2019年期末,结转的应交税费1,714.18,696.68,140.23万元。2020年半年期末结转的应交税费则为704.11万元。《现金流量表》则显示,2017年至2019年间,该公司共支付的各项税费为6,515.72,7,063.25和4,564.32万元,2020年1至6月向国库缴纳的税收为489.10万元。
比对之后,不难看出上述数据的平衡对称性极差,是拼凑而出,而非遵循财务专业的试算平衡规律的。这样的财报,更何谈会计逻辑?怎么能说明上述财务信息对损益的影响、涉及纳税义务的处理与履行情况。
难怪,连证监会发审委也禁不住发声:请发行人及相关中介机构对照证监会公告[2012]14 号《关于进一步提高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公司财务信息披露质量有关问题的意见》、证监会公告[2013]46号《关于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公司招股说明书中与盈利能力相关的信息披露指引》的要求,逐项说明有关财务问题及信息披露事项的解决过程和落实情况,发表明确的结论性意见。
届时,会议将审议包括浙江福莱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下称“福莱新材”)等四家发行人的首发申请。
福莱新材成立于2009年6月,是一家专业从事功能性涂布复合材料产品研发、生产、销售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公司主要生产广告喷墨打印材料、标签标识印刷材料、电子级功能材料等产品,旗下拥有福莱森特、美神、欧丽数码等著名品牌。
《招股说明书》显示,若本次IPO成功,福莱新材拟发行数量3000万股,拟募集资金6.94亿元,其中6.14亿元将用于功能性涂布复合材料生产基地及研发中心总部综合大楼建设项目,0.8亿元将用于补充流动资金。
绝对控股力是投资者头上一把刀
《招股说明书》显示,董事长夏厚君除直接持有发行人74.70%的股份之外,还通过持有福莱新材第二大股东、直接占股比例达到10%的进取投资公司60.625%的权益,导致实际控股比例高达80%以上,从而成为具有绝对表决权力的实际控股人。
众所周知,绝对的表决权背后,往往是“一言堂”之弊端的高发风险。
尽管,福莱新材在《招股说明书》171页中申明:公司的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均以合法程序选举或聘任,不存在股东超越公司。
并称,董事会和股东大会作出人事任免决定的情况。公司总经理、副总经理、财务负责人和董事会秘书等高级管理人员未在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控制的其他企业中担任除董事、监事以外的其它职务,也未在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控制的其他企业领薪;公司的财务人员均未在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控制的其他企业中兼职或领薪。
但是,实际控制人以80%持股所拥有的话语权,甚至可能代替董事会。
从《招股说明书》是亦不难看出,这位夏董事长的一贯作风也颇任性。曾一口气注销关停掉多达23家关联企业,其魅力固然可嘉,但其背后的狠绝与社会责任感的欠缺也彰显无疑。
难怪,连证监会发审委也忍不住问询,并指名要求保荐人和事务所回答:上述企业的历史沿革、资产、人员、业务和技术等方是否对访公司未来造成影响?
实际上,据知情人士透露,相关部门是在调查中发现了报告期内,确有部分发行人员工未缴纳社会保险和住房公积金。才会有此发问的。但是,福莱新材死不承认,它在《招股说明书》中声称,该公司发行人社会保险“已实现全覆盖”。
不过,只要做过《招股说明书》中的各路财报就没有本事完全隐瞒谎言的痕迹。
据该公司的《资产负债表》显示,2017年至2019年间,每报告期末之月,该公司结转出的当月应付职工薪酬分别为1,868.64,2,041.47,2,370.40万元,2020年6月底结转的当月应付工职工薪酬则为1,732.93万元。虽然,2020年6月的工资总额略低于前三年度,但在疫情当下,这种变化并没有超离可理喻预期。
而福莱新材的《现金流量表》却显示,2017年至2019年间,该公司实际支付给职工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分别为8,847.62,10,686.74,11,569.48万元。则月均支出为737.30,890.56,964.12万元。2020年1至6月支付给职工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为6,583.83万元。则月均为1097.31万元。
为何支付薪酬较高月支出的现金流出量反而比支出薪资较少的月份多?会计专业人士一致认为,很可能是前后个税、保险和住房公积金计算差异的调整导致。
难怪,证监会发审委并不急反驳福莱新材,却机智提出三点疑问:发行人社会保险和住房公积金是否存在应缴未缴的情形,如存在请披露具体情况、形成原因,如足额缴纳对经营业绩的影响,并揭示相关风险、披露应对方案;的认定依据,披露是否准确;是否存在因违反社会保险、住房公积金相关法律法规而受到处罚的情形,是否构成重大违法行为;报告期内劳务派遣用工是否符合劳动法、劳务派遣暂行规定等法律法规,是否存在重大违法行为。请保荐机构、发行人律师核查并发表明确意见。证监会要求该公司自己拿出证据来驳回市场的顾虑。
研发能力不足,后继生产或难续
据同行业调查显示,国内基材行业整体研发投入均不足,高端的原材料包括PP合成纸、PET膜、PVC等仍依赖于海外供应。
从《招股说明书》中不难看出,福莱新材的产品所需主要原材料为PP合成纸、PET膜、PVC等,合计采购额占当期采购总额的比例均超过70%。尽管该公司一味在《招股说明书》中“业务与技术”章节大谈特谈“公司产品主要进口国的进口政策、贸易摩擦情况及其影响”,部分详细披露公司产品的主要进口国、各进口国针对功能性涂布复合材料的进口政策及相关监管政策、各进口国国内市场供需情况、各进口国与我国在发行人产品所属领域是否存在贸易摩擦,以及对发行人产品销售的影响。但迄今为止,福莱新材从未明确说明过自己的主要原材料是否属于高端原材料,高端原材料与中低端原材料所生产的产品在产品形态、规格、应用领域、价格、成本等方面的主要区别,也从未说明自己与境外厂商、境内原材料供应商所供应原材料的采购比例,更从未提及自己的研发团队与研发机构的产品与成绩。
市场担心,如果没有国内的自主供货渠道,福莱新材高度依赖海外供应的话,结合国际贸易政策变化、境外市场供需情况变化,福莱新材是有主动披露采购风险的责任的
难怪,证监会会越过发行人,直接找保荐机构及发行人律师核查并发表意见。足见事情的严重性。
财务管理问题多,或涉偷漏税
只要关注,不难发现,在整个IPO过程中,福莱新材提交的所有财务报表、原始财务报表和纳税报表之间的差异调整总显示不正常。不得不被要求按照具体事项、内容和理由予以逐项说明,说明相关项目截止性或重分类调整、差错更正的原因、依据及其合规性,当然,对于一家民营企业而言,先期财务制度不健全管理混乱再所难免。
但是,由于涉税业务大多已纳入刑罚范畴,因此认真的内查内控,查缺被漏就成了一个企业,尤其是一家上市公司求生存,继而求发展的不可绕行之路。
显然,福莱新材在这方面的管理不止差,天分和理解力也显得差强人意。
据《招股说明书》中的《资产负债表》显示,2017年至2019年期末,结转的应交税费1,714.18,696.68,140.23万元。2020年半年期末结转的应交税费则为704.11万元。《现金流量表》则显示,2017年至2019年间,该公司共支付的各项税费为6,515.72,7,063.25和4,564.32万元,2020年1至6月向国库缴纳的税收为489.10万元。
比对之后,不难看出上述数据的平衡对称性极差,是拼凑而出,而非遵循财务专业的试算平衡规律的。这样的财报,更何谈会计逻辑?怎么能说明上述财务信息对损益的影响、涉及纳税义务的处理与履行情况。
难怪,连证监会发审委也禁不住发声:请发行人及相关中介机构对照证监会公告[2012]14 号《关于进一步提高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公司财务信息披露质量有关问题的意见》、证监会公告[2013]46号《关于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公司招股说明书中与盈利能力相关的信息披露指引》的要求,逐项说明有关财务问题及信息披露事项的解决过程和落实情况,发表明确的结论性意见。
下一篇
最新消息
40分钟前